逃离网络生活,我的「注意力节食计划」尝试 cover

逃离网络生活,我的「注意力节食计划」尝试

也是對 2021 年的總結

在构思这篇文章提纲与大致内容、进行小型头脑风暴的几个小时里,我 N 次打开豆瓣和长毛象刷新查看了友邻们的新鲜事,N 次打开 Instagram 为老同学的滑雪照片按了赞,打开淘宝查看了新买的笔记本电脑是否已经发货,在微信小群里与朋友短暂交流了几句今天发生的小事…… ——以上就是一个网瘾少年在从事「生产力工作」期间的「赛博」日常。

如今,网络似乎成为了与空气和水一样的生活基础条件,手机仿佛成为了个人身体器官的延伸,越来越深地嵌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国内新冠病毒肆虐的当下出门不带智能手机、没有蜂窝网络连接更是寸步难行。

2019 年,作家蒋方舟进行了一场「互联网脱退实验」,这倒并不是说日常生活完全脱离使用互联网、做一个卢德主义者,而是指基本不看(基本不浏览社群网络,不关注任何热点事件)、不吵(不进入任何微信群,不在社群网络上与他人争吵)、不聊(尽量减少在微信中与人聊天的频率),并且使用钢笔进行写作。

image.jpeg

在两年后的 2021 年,经历了离开家里的两次搬家后开始独居的我在听完蒋方舟介绍自己脱退实验的播客节目时,也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毕业后这两年里的「赛博」冲浪习惯。

沉迷网络生活带给我的

不幸的是,我感觉自己几乎全部生活都被网络和各种消费电子设备牢牢地控制住了,每日的我仿佛淹没在社群平台时间线无尽的新动态中,一天一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从指间流走,某段时间手机系统中日均屏幕使用时间 5 小时的统计结果也让我感到心惊。

image.png

表面上看是我在主动地获取信息,实际上自己已被信息洪流和电子设备支配,失去了对自我意识和个人生活的掌控。我无法否认网络确实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但它同时也在一步步对我造成潜移默化的危害。

时间变得廉价,宛如落入黑洞

在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拿起手机」这个动作仿佛已经刻入了骨髓成为了一种肌肉记忆:起床睁开眼睛后、睡前卧床放松时、学习工作休息间隙、上班通勤路途中,我总是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开始无意识地上下划动,浏览着所谓的最新最潮的资讯,有时明明没事也会忍不住在主屏幕间左右划一划,甚至是当我拿起手机开始划一划后却忘记了自己真正要去做的事情。

在如此反复性的无意识划动中, 我宛如掉落进了一个时间黑洞,再多的闲暇时间在网络和电子设备面前都会流动得异常迅速、让人觉得转瞬即逝,即使我从不使用短视频应用、不看带货直播、不看微博热搜,以至于回过头来,我完全不记得自己看了些什么,随之带来的后果是我的睡眠时间被挤占,睡眠质量大受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糟。

扪心自问,我的个人时间真的充裕到要将它们浪费在虚幻的网络世界和手掌上这堆冰冷的硬件上吗?答案是很明显的,我的时间不应如此廉价。

注意力支离破碎,难以保持专注

Twitter / 微博等社群平台最初的 140 字限制与时间线上的各类短视频将我们重重包围在了碎片化信息的洪流之中,让我们的大脑不加思考地上瘾于那不断刷新的时间线、那轻轻一划就出现的下一条视频,久而久之,我好像做任何事情都没法保持全身心的专注:

  • 在家看书或是观影时,每隔几十分钟我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本该沉浸式的观影被分割成了数段不断按下暂停和继续播放按键的剧情碎片
  • 白天坐在工位上处理工作待办事项的同时,我总是忍不住在微信群里和朋友闲扯、打开别的网页去看看又有什么「新鲜事」出现在我的时间线上,于是本该在 8 小时内做完的事情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 阅读长文时,我开始习惯于「一目十行」,忍不住往下划看看还有多少能看完,总想着赶紧看到结尾

长此以往,我的心态越来越浮躁,没有很好的耐心去进行深度阅读,也无法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持久专注的心流,这时常让我觉得沮丧和挫败。

个人内耗加重,负面情绪缠身

在社群网络上,人们总是习惯于展现自己最光鲜亮丽、最精致的一面,比如获得了非常不错的 offer、去旅行胜地开始了休假、购买了最新的消费电子产品、与自己的伴侣秀了一回恩爱等等,更不必说那些利用受众的焦虑情绪来吸引流量的内容。

而作为旁观者,我又非常容易地去放大关注他人拥有而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无意识地开始进行攀比:「为什么他有的我没有,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引发胡思乱想,最后搞得自己被各种焦虑和挫败的情绪缠身。

另一方面,网络极低的发言门槛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戾气,公共讨论空间进一步塌缩,大众很难对一个严肃议题来进行就事论事的讨论,同时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恨不得踩在脚下将其消灭,最终往往发展成对人不对事的情绪宣泄和互相谩骂,瘟疫流行期间各种社会新闻也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抑郁情绪。

人际交往脱离真实世界,表达能力退化

即时通讯软件与社群平台的广泛使用,得以让处于不同地点、不同时区的家人、朋友、同学能够随时随地保持线上沟通、闲聊,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是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以即时通讯软件里的文字、语音信息和表情包取代面对面的交流,用毫无营养的语气词、拼音缩写来取代长对话时,我们的距离真的被拉近了吗?

在线下的沟通里,我们往往通过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我们的情绪反应,通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长句来表达个人观点与看法,而在线上,一句「xswl」「太强了」或是一个表情包就能将以上的内容一带而过,难以进行一场 deep conversation。曾在高中时,我就经历过与同校同学在线上聊得热火朝天,线下见面却不知所措地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尴尬情境。

以前频繁的线上聊天,让我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社恐,也难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情感,真实世界与人交互体验的匮乏,会给工作与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带来不小的困扰。

是时候开始改变了!

开始我的注意力节食计划

作为一个 PM,其实心里十分清楚现今的社群平台和各种游戏的许多设计就是在研究了人的心理学原理后利用人性的弱点,千方百计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多停留一会儿,继而对其上瘾、沉迷,醉心于那即时产生的感官刺激、心理快感,那么如果想要摆脱它,也许就需要反人性的方式来对抗。

一个人的注意力总量是有限的,想要逃离网络,就要夺回被无端占据的注意力。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Mark Manson 提出过一个概念:Attention Diet,即「注意力节食计划」。

Basically, the name of the game is quality over quantity. Because in a world with infinite information and opportunity, you don’t grow by knowing or doing more, you grow by the ability to correctly focus on less.

就像营养性节食或减肥第一步要减少食物的摄入一样,开始注意力节食计划的第一步即识别什么样的信息源是对自己有益的, 之后便是有意识地减少垃圾信息的输入、减少能让自己分心的事物,如 Mark 所说,获取信息的质量远胜于数量。最终,培养深度的专注力与保持长期注意力的习惯,专注于少而精的信息才更有益于我们成长。

给社群平台做减法

关闭微信朋友圈、清理列表

有了给社群平台做减法的想法后,第一个开刀对象自然就是微信的朋友圈,这也是带给我非常多不必要的焦虑情绪的一大来源。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给某条动态点赞后其他微信联系人的点赞和评论也会给我发送红点通知、朋友圈动态无法按分组浏览等产品设计非常恼人。

不看朋友圈就可以避免自己无端生出乱七八糟的想法,不发朋友圈就可以避免以往发完后不停去刷新查看新的点赞和评论的行为,于是我从首次搬家后的 5 月起关闭了朋友圈的功能入口,最终留下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发现页。此外,我 mute 了所有的微信群,折叠了除了几个有经常联系玩耍的朋友所在的小群之外的所有群,取消关注了所有的公众号(部分仅在工作微信中关注)。自此以后,微信之于我就成为了纯粹的即时通讯工具,没有点对点的讯息的情况之下我不会打开,而朋友圈除了偶尔分享喜爱的文章也不会再使用,如果实在想看一看谁的近况,直接点进对方的账号页面即可。

image.png

开始使用 Instagram Story

也许有人会问,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如果有与他人分享生活的需求该如何解决呢,我的答案就是开始使用 Instagram Story。

在我眼里,IG Story 拥有优异的产品设计,可以随时分享照片 / 视频 / 音乐或是转发他人的 post,相较于传统的微信朋友圈 / 微博而言,IG Story 具有的几个设计都非常契合我在社群平台上发布动态的需求:

  • 动态不出现在关注者的时间线上,无论发出多少条都仅在时间线顶部显示一个带圆环的头像,点击方可查看
  • 动态在发布 24 小时后从关注者时间线上自动删除,且他人无法再从包括个人主页的任何地方看到此条动态
  • 不具备像微信朋友圈那样的浅层按赞功能,关注者若对我的动态作出回应,不论是快速的 emoji 反应还是文字回复内容均会以私信的形式发送给我,属于一种「重度」的按赞功能设计
  • 虽有着「阅后即焚」的设计,但本人还是可以按日历查看过往所发过的 story 动态(仅对自己可见)
image.png

具有阅后即焚属性的 IG Story

这大大减轻了我作为日常琐碎都想 Po 社群平台者的心理负担,自此我可以想发什么发什么,不必担心过度占用他人的时间线,也完全不在乎发出后有无按赞或回复, ~ 真正做到了微信装死,IG 蹦迪~ 。

打造专属阅读场景,以听觉替代视觉

在以往的休息日中,往往在电脑屏幕前一坐就是半天,而现在,我开始努力将自己慢慢从电脑屏幕中解放出来:在居住的房间里腾出一小片地方,放上懒人沙发和落地灯,用作阅读角。在未安装任何社交应用的 iPad 上阅读 RSS 订阅里的长文,碰到写得好的英文长文就将它打印出来阅读,并且重新拾起被废弃已久的纸质书籍阅读习惯,让这一小角落专为精心阅读而生。

在工作日通勤的路上,一车厢的人都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的情境已是随处可见。在我眼里,乘公车、乘地铁的时间用来听播客节目真的是再好不过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解放双眼和头颈,将注意力连续集中在于正在听的节目中,累了就暂停播放望向窗外发会儿呆,不再做一个「低头族」。而听播客这一件事,也让周末搞卫生等家务显得不那么枯燥。

拥抱线下生活,努力做个「现充」

在以前的一期《十三邀》节目里,人类学家项飙提到过一个概念叫「附近的消失」:即在互联网技术对现代生活的渗透之下,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认知更多来源于网络和技术的算法推荐与指引,而非来自肉身对周围的感知与探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可能在某个社区住了很长时间却不知道同住的邻居们都是些什么人、附近的巷子里有什么菜场杂货店、哪个角落藏着什么路边小摊苍蝇馆子、附近居住的大爷大妈们平日都在哪里聊天交谈跳广场舞等等。

网购与外卖产业的发达确实让我们节省了时间省去了出门的麻烦,但同时也挤压、蚕食了社区小商家的生存空间,减少了我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感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失去了些「烟火气」(COVID-19 更是加剧了这个过程)。

image.png

这一年里经历了两次搬家,每一次搬家后我都饶有兴致地在方圆几百米的范围内闲逛,发掘一下附近的店铺、探索一下附近的美食、溜达一下附近的弄堂和老小区,为将要在新的地方开始的生活做一个小小的预习,亲身感受新的「附近性」。

建立线下活动分享群组

如果生活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周末可以去的活动真的非常多:个展、集市、漫展、讲座、沙龙、演出,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涉及到的主题也非常广泛,包括建筑、摄影、艺术、文学等等,即使是在杭州、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虽比不上北上但各类活动也还是不少。

然而,市面上并没有什么做活动集成的 App,虽然有豆瓣同城、知乎问答、小红书、大众点评这样的产品,但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缺点,信息非常分散,单靠自己收集非常费时费力。

为了应对这一点,上海的一位朋友建立了以分享本地线下活动为目的的群组,可以「集众人力量」获取与分享各类活动信息以及参加活动后的感受。受此启发,平日里杭州上海两地跑的我也在年底效仿建立一个杭州的线下活动群,以在杭州这样的「文化荒漠」里同样尽可能地不错过有意思的线下活动。

image.png

虽然群内人数还不是很多,但我依然从群内小伙伴分享的信息里发掘到了很不错的线下活动,也收获了一些积极反馈,这让我觉得这件小事还是有一点意义的。

积极投身线下活动

相比往年寥寥无几的线下活动经历,在去年这一年中我观看了不少展览、听了喜爱的单口喜剧演员在线下的中英文演出、参加了一年一度的 PodFest China 播客大会、欣赏了长宁 / 虹口区的社区营造艺术节、参加了环绕京杭运河的 Jane’s Walk 城市漫步和分享会,以及许许多多的沙龙。在投身活动的过程中我除了拍照记录以外几乎不会想去拿起手机联网冲浪,而是尽情享受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

11921edc677a3938f2751d21db179f07.jpg

抛开手机上街去!

探索一些新的随机性

因为喜爱「随机波动」这一档播客节目,一次机缘巧合我被朋友拉进了上海线下见面会活动后建立的一个野生听众群。年初,非常有活力的群主发起了一项「新年礼物随机交换」活动,感兴趣的群成员们报名后由群主在 Excel 中将大家的名字进行随机分配,每个人都可以为另一位群友送去一份礼物,同时收到另一位群友的礼物。

我为我抽到的送礼对象送出了一本书、一份龙井茶和一张手写信,同时我收到了另一位群友送出的一本书、一盒巧克力和一张手写信,这样的活动在这个年代真的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慢体验,也让我在赛博空间多建立起了两份微弱的联结。

亲近自然,净肺洗尘

以前看到过豆瓣友邻发的一则广播,感觉说得对极了:

已经有很多研究显示了,和大自然接触,会使人身心健康有很大提升。去户外小树林草地里玩十分钟就能提高注意力。

天气好的春夏季,我常去西湖景区各种安静的角落走走看看,被绿意葱茏的树木花草包围,清新香甜的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与泥土的味道,鸟儿在周围叽叽喳喳地小声「喧哗」。置身于那样的环境里,只感觉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和负面情绪统统暂时抛诸了脑后,我仿佛只是茫茫林海中小小的一棵草,身体和灵魂都得到了洗礼和净化。

在我看来,自然带给人的治愈是整日待在钢筋水泥中的人难以想象的,无论是换了多么新潮的消费电子产品还是买了多么好看的衣物鞋包的感受都无法比拟或是取代这种自然带给人个体的新鲜生命力。

为日常生活留下痕迹

毕业工作后的日子过得飞快,往往一不留神一个月、一年就过去了,每到月初、年初回顾上一月 / 年做过的事总觉得恍惚,只能靠手机相簿里的照片勾起点滴回忆。虽然平日里会在社群平台发布一些个人吐槽,但还是过于碎片化。

于是,我开立了个人 Telegram Channel 和 Notion blog,在每月月底写一篇 Monthly Digest,分别记录下当月的书影音记录(看过的书籍和影视)、 Happy Hour(让我感到开心的时刻与事物)以及其他一些即时产生的感想,关注者基本都是往日的好朋友或是观念相近聊得来的网友,在为自己记录生活的同时,也间接地与朋友们保持着一种线上的「邻近性」,为自己的废话精人格寻找一个出口。

小结

我们每个人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这对于产品公司来说是资源和筹码,可对于自己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个人财富。赛博生活可以带来短期的欢愉,但真正让我开心的还是现实世界中有趣的线下活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以及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虽然我还是时常会无意识地拿起手机冲浪,但这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改变已经让我感到十分满意,我感觉个人可支配时间变多了,精神状态也改善了许多。我想我是不可能做到如同苏见信或是李健那样完全不用智能手机的,能做的只有学着去在 embrace 和 fully disconnect from Internet 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希望未来能够看更多的书、探索更多线下的附近性、与朋友保持更紧密的联结,同时也和网络、电子设备保持距离、和谐相处,make them work for us rather than agains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