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上周日在看展的间隙和研究生小伙伴前往了隐藏在仙霞路虹仙居民区内的「闲下来合作社」,感觉非常有意思。这是一个由老旧闲置的防空洞改造而来的社区地下公共空间,占地 1100 平米。走进入口看到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墙壁贴画海报光带和几个大字——「战时防空,闲时服务,偶尔放空」,顺着彩色阶梯拾级而下,一侧是面向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服务的社区中心,另一侧是支持青年社群创业者入驻的众创中心。防空洞的改造并不改变原有的布局基础,整体空间被分成了 36 个十几平米的独立小房间,每个小房间根据功能的不同用上了不同的装修色彩,黄色、红色、蓝色分别代表公共空间、分时段共享空间、主理人工作室。在这些小房间里,居民可以坐下来看看书聊聊天、喝杯咖啡、上自习、看电影、购买或交换闲置物品、参加小型沙龙,每月还会有一些展览活动。据说刚开放使用的时候,这里有以垃圾重生计划为主题的展览、教大家做针线钩针艺术的工作室、与大家一起制作往昔经典甜品的食物工作坊等等。
把里面走了个遍,看到有十多位阿姨围坐在一起吃完饭闲聊,一些小朋友在帮着处理水管的漏水,一些居民在玩着手机午休,墙上的标语很调皮。走到众创中心最里面的一个小房间时,主理人正在为即将开始放映的电影布置场地,我由于很好奇居民对这个社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如何就上前和他简单聊了起来(作为性格被动的深度社恐来说能够主动和人搭话真的可以说进步非常大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主理人竟然是 UCLA 电影学院的学长(同去的研究生小伙伴以前还上过这位学长担任 TA 的选修课,世界真小!),周末会常来这里举办一些简单的社区电影节,播放一些电影和自己拍摄的片子。
后来网上查看相关的新闻时还得知里面的咖啡屋主理人是一位居住在社区里的特殊人群,因患有智力障碍而毕业后不太好找工作,于是社区就以很低的租金提供了这个空间作为就业支持,在帮助他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能让他的咖啡专业冲泡技术有了用武之地。看到这个事例,就让人感觉很有温度与人文关怀,这才是社区该有的样子啊。
02
作为一个前建筑设计学生,平时也还是偶尔会关注一些有意思的设计作品,但我发现自己好像对那些非常酷炫、尺度较大的建筑(比如望京SOHO、大兴机场之类)没什么兴趣,反倒是对类似「闲下来合作社」、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这种尺度比较小的建筑空间设计比较感兴趣。究其原因,我想可能还是因为尺度小的设计更加贴近、关注人本身(aka 接地气)吧,毕竟说到社区公共空间,社区居民才是核心,社区公共空间应该是为了居民而设计(designed for residents),打造完成的社区公共空间应该属于居民(of residents),这仿佛又有点接近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user-centered design)了,所以万物基于 UX Design(bushi)。
在以前的一期《十三邀》节目里项飙提到过「附近的消失」:即在互联网技术对现代生活的渗透之下,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认识更多来源于网络和技术的算法推荐与指引,而非来自肉身对周围的感知与探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可能在某个社区住了很长时间却不知道同住的邻居们都是些什么人、附近的巷子里有什么菜场杂货店、哪个角落藏着什么路边小摊苍蝇馆子、附近居住的大爷大妈们平日都在哪里聊天交谈跳广场舞等等。
网购与外卖产业的发达确实让我们节省了时间为肥宅省去了出门的麻烦,但同时也挤压、蚕食了社区小商家的生存空间,减少了我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感知,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失去了些「烟火气」(COVID-19 更是加剧了这个过程)。可我觉得也正是这些烟火气,才构成了日常生活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出远门的时候我会很喜欢跑去当地人聚居的地方,像老底子居民一样散步吃饭、逛集市、瞎晃(比如早起去中山公园看老大爷大妈晨练唱歌打麻将(?)、瞎晃愚园路的弄堂、穿梭旺角/深水埗的杂货市集看大爷大妈挑拣还价),感觉莫名的开心。而类似「闲下来合作社」的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找回「消失的附近」,它通过给予实体空间一定的功能与社交属性,试图让居民们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尝试。
社区公共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闲下来合作社」就是一个不错的答案。